
歡迎您的參與
您已提交成功!
“讓所有人都能‘心之所向,身之所往’?!?/p>
在豐田,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懷著一腔熱枕,致力于移動出行技術和服務的研發(fā)工作。
在本期ToyotaTimes News中,我們聚焦了那些需要日常醫(yī)療護理的“需醫(yī)護兒童”及其家人的“移動出行”,并做了相關采訪。
在開車的過程中,家人始終擔心孩子的狀況,因為不知道什么時候孩子就會突然被痰堵住導致無法呼吸。為了解決這些人面對的煩惱,豐田開發(fā)了“護理用小型看護車”。
如此一來,駕駛員可以直接確認一旁孩子的狀況,無需離開駕駛席就能進行護理。
在與多達100個的家庭溝通交流后,豐田設計出了方便行李取放的寬敞車架結構,此外還有利用汽車鎖定機制的固定裝置。
“想要外出”這樣一個小小的愿望,在現實中卻并不容易實現。與研發(fā)團隊多次交流的桶谷一家流著淚表示:“如今很少有人愿意傾聽我們的愿望,而豐田的員工們卻懷著一腔熱忱,耐心傾聽我們的需求,這讓我們非常感動和高興?!?/p>
此外,編輯部還前往了東京的一所特別支援學校。這所學校被指定為“災害時期需要特殊照顧人群”的“福祉避難所”。
在這里進行的防災訓練中,出現了兩輛普銳斯……豐田首次嘗試在停電時通過車輛向醫(yī)療設備供電。
人工呼吸器、制氧機、吸痰器等需醫(yī)護兒童不可或缺的醫(yī)療設備都需要電力。
社會貢獻推進部的高澤幸子小姐表示:“通過電動化車型的技術,我們可以為在災害中無法獨立避險的人群作出貢獻。避難所等地也可以利用電動化車型進行供電?!?/p>
希望“移動出行”不再是一個需要挑戰(zhàn)的障礙,而是成為一種實現夢想的可能性。
懷著這樣的愿望,豐田的員工們正在為不放棄任何一個人的移動出行技術和服務傾注熱情。他們的挑戰(zhàn)值得我們關注。
00:00 00:00